设为首页

加入收藏

黑河市大力发展畜牧产业助力脱贫攻坚

发布时间:2017-11-21 10:39:00

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

  黑河市把发展畜牧产业作为扶贫重点产业,推动种养结合和一二三产深度融合,围绕“两牛一猪一马”和特色畜禽品种,创新畜牧业精准扶贫模式,助推脱贫攻坚工作。综合2017年11月16日全市脱贫攻坚领导小组会议信息,各县(市、区)多措并举,大力发展畜牧产业,带动贫困群众精准脱贫,促进农民持续增收。
  北安市抓畜牧产业加快脱贫步伐。一是抓生猪产业扶贫。与广东温氏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合作,开工建设北安温氏畜牧一体化生猪产业项目,推进勤俭、石华等8个贫困村建设温氏养猪基地,实行“合作社+贫困户+基地”模式,政府提供用地建设厂房,合作社管理经营,贫困户参与养殖,温氏食品集团提供仔猪、技术、专业设备并回收成猪,扶持200户贫困户致富。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,新建杨家村4个养猪等扶贫产业项目。二是发展村级特色产业。实施贫困村“一村一品”产业带动,鼓励发展“两牛一猪”等村级特色产业,带动贫困户脱贫。三是发挥新型经营主体作用。依托温氏、佳汇等龙头企业带动,培育发挥合作社、家庭农场、种养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作用,采取“公司+合作社+农户(贫困户)”帮扶模式,示范引领贫困户脱贫。2018年,依托温氏集团、华升食品、佳汇肉业等企业,细化企业与贫困群众联结机制,实施产业项目带动,确保贫困群众实现稳定就业脱贫。
  五大连池市发展畜牧产业致富脱贫。一是落实政策。印发《五大连池市农业优惠政策实施意见》,蜜蜂养殖5箱以上10箱以下养殖户给予每箱300元补贴,已发放6.6万元。整合资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。结合区域实际,依托农民专业合作社、种植养殖大户,探索产业扶贫新模式。二是大力发展特色种养产业。根据贫困村区位特点、资源禀赋等要素,发展蜂蜜、生猪养殖等脱贫产业。投入财政资金,实施蜂蜜加工厂、柞蚕恒温冷库等产业项目建设,带动贫困户年均增收1000元至2500元。三是落实金融扶贫举措。加大金融扶贫支持力度,财政投入扶贫小额贷款风险补偿金,已经发放小额贷款80万元,扶助20户贫困户发展种养殖产业。与五大连池农商银行、邮储银行签订合作框架协议,为有贷款需求贫困户提供“免担保、免抵押”小额贷款。四是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作用。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精准扶贫,建立科学利益联结机制,通过直接帮扶、吸纳入社、提供就业岗位、入股分红等形式,带动贫困户增收。
嫩江县突出畜牧等扶贫产业全覆盖。确定“每一个贫困户都有一个稳定增收产业项目”目标,有饲养意愿和有劳动能力贫困户,饲养大鹅无偿发放鹅雏100只,饲养母猪无偿提供仔(母)猪2头。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,采取土地入社、保底回收等模式,带领贫困户发展生猪、大鹅等特色养殖。2018年,通过产业引导基金推进产业发展,与合作社和企业合作建设项目,谋划500头奶牛犊养殖项目,预计带动贫困户153户,年均户分红1310元。
  孙吴县分类实施畜牧业脱贫措施。一是培育产业项目支撑扶贫。发展特色产业,重点抓安格斯产业拉动扶贫。以12个肉牛合作社作为实施主体,与北京鑫茂华商、海尔集团三方合作,引进2100头安格斯基础母牛和15头安格斯种公牛,扶持72户贫困户入社,每户贫困户贷款3万元,购买2头安格斯基础母牛入社,与合作社实行5:5分成,贫困户人均可获纯利润3200元。黑河马、三花鹅等养殖产业项目覆盖面广,带动作用强,贫困户易于操作,增收明显,带动贫困群众年均增收1000至3000元以上。二是农村合作经济带动扶贫。引导鑫宇肉牛公司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,通过签订单、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等方式,领办或自办优质畜禽养殖等基地,实现“依地离土”双向增收,三是落实贷款资金保障扶贫。加大产业扶贫贷款发放力度,促进可持续扶贫,有贷款需求贫困户发展肉牛、羊、三花鹅等产业。四是实施区域连片联动扶贫。通过完善中心村基础设施条件,集中发展特色种植、养殖和规模经营,带动贫困人口脱贫解困。常住人口不足50户村屯实施宅基地换产业,完成建设、英河、林河、门山四个村整村搬迁,搬迁169户,土地流转2.9万亩,利用腾出宅基地,发展畜禽养殖等产业,带动边远贫困区域600余名贫困群众脱贫致富。2018年,科学谋划安排项目,重点发展安格斯牛、黑河马、杜泊羊、苋香猪等开放型现代产业,带动贫困户稳定脱贫。
  逊克县在鹅产业脱贫增收上发力。投资200万元,启动实施奇克镇前进村鹅雏孵化基地项目,项目建成后年孵化鹅雏10万只。基地为贫困户免费提供鹅雏、饲料,保底回收,计划每户贫困户饲养150只,年可增收3000元。

责任编辑:徐志刚

黑河市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主办 备案序号:黑ICP备05000592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