道光帝即位后,并没有按清朝惯例马上着手
秘密立储
,晚年才想起建储。从道光帝后来在立储时极为
谨慎
的性格来看,可以这样进行推论,他是希望在决定接班人时有更多选择的余地。因二子、三子早早夭折,可以选择的嗣君只有奕纬一个人,建储并无意义。道光十一年后,奕纬的过世,几个小皇子的出生,道光才面对建储,在奕詝为长的几个儿子中,道光皇帝最看重的主要是皇四子和皇六子。
皇四子奕詝,年龄最大,又很仁孝;皇六子奕訢,虽然是庶出,但清朝皇帝传位不分嫡庶,且奕訢“天资颖异”。随着他们年龄渐大,皇储争夺,暗藏机关。
奕訢
天资聪明,深得道光的喜爱。奕詝的老师
杜受田
深知奕詝的智识才具都“万不敌”奕訢,不能以条陈时政和骑马习武取胜,对奕詝面授机宜,以仁孝之心取悦于
道光帝
。
据《
清朝野史大观
》等记载,道光末年,道光皇帝衰病,准备召见奕詝、奕訢。两位分别请教了老师。奕訢的老师告诉他,皇上垂询,知无不言、言无不尽,是要
奕訢
充分显示才能。于是,在道光皇帝召见时,便大谈治国方略。奕詝的老师
杜受田
知道奕詝的见识与口才都不如奕訢,便教奕詝:在皇上自言老病,问他治国方略时,就伏地痛哭,一句话不说,以表孺慕之诚。奕詝照办,大获成功。道光二十六年(1846年),道光帝用立储家法,书名缄藏。
道光三十年正月十四日(丁未日,1850年2月25日),道光帝不豫,宣召大臣示朱笔,立其为皇太子。正月十四日,道光帝病危,急召宗人府宗令载铨,御前大臣载垣、端华、僧格林沁,军机大臣穆彰阿、赛尚阿、何如霖、陈孚恩、季芝昌,总管内务府大臣文庆,公启匣,宣示建储朱谕:“皇四子奕詝,著立为皇太子。尔王大臣等,何待朕言,其同心赞辅,总以国计民生为重,无恤其他。特谕。”道光正式宣布:立皇四子奕詝为皇太子。同日午时,道光帝驾崩于圆明园慎德堂。
照清代制度,新皇帝奕詝当日下午护送大行皇帝的遗体至城内紫禁城乾清宫停放。
宣宗逝世后,正月二十六日(3月9日),咸丰帝正式即位,颁诏覃恩,以第二年(1851年)为
咸丰
元年。
咸丰即位后,内忧外患不断,虽锐意改革,但积重难返。
咸丰十一年七月十七日(1861年8月22日)咸丰帝病逝。
#雍正#
#乾隆#
#康熙#
#清朝#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