摜 基本解释

基本字義

● 摜

guàn ㄍㄨㄢˋ

扔,擲:~紗帽。~手榴彈。

跌,使跌:~交。

英语 throw ground; know, be familiar

德语 kaputtschlagen, zerschmettern

法语 avoir l'habitude de,jeter à terre,tomber,porter une armure

【漢典】

摜 详细解释

詳細字義

◎ 摜

摜 guàn

〈動〉

(1) 扔,摔,擲 [throw away]

劈手把雞奪了,摜在地下。——《范進中舉》

又如:摜紗帽

(2) 佩帶;披帶 [wear]。

如:頂盔摜甲

(3) 跌;使跌 [fall down]。

如:他摜了一個跟頭;把他摜倒了

(4) 〈方〉∶握住東西的一端而摔另一端 [fling]。

如:摜稻

常用詞組

摜交摜紗帽 【漢典】

摜 國語辭典

摜ㄍㄨㄢˋguàn

摔、扔。《水滸傳·第二六回》:「把那婦人頭望西門慶臉上摜將來。」《西遊記·第三一回》:「只見行者提著兩孩子,站在那高崖之上,意欲往下摜。」

【漢典】

【卯集中】【手】

摜·康熙筆画:15 ·部外筆画:11

摜 《康熙字典》

【卯集中】【手】

摜·康熙筆画:15 ·部外筆画:11

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𠀤古患切。與慣同。【說文】習也。引春秋傳曰:摜凟鬼神。或作貫。

又作串。

又【廣韻】摜,帶也。【字彙補】摜爲慣本字。今摜習之摜作慣,而摜但爲摜帶矣。

【漢典】

【卷十二】【手】

摜 《说文解字》

【卷十二】【手】

『說文解字』

習也。从手貫聲。《春秋傳》曰:“摜瀆鬼神。”古患切

『說文解字注』

(摜)習也。此與辵部遦音義皆同。古多叚貫爲之。从手貫聲。古患切。十四部。春秋傳曰:摜瀆鬼神。昭二十六年左傳文。今本作貫。杜曰:貫,習也。

【漢典】

摜 音韵方言

国际音标 kuan˥˧ 日语读音 NARAU

客家话 [客语拼音字汇] guon4 [海陆腔] gon5 kwan5 [梅县腔] gwon5 [台湾四县腔] gon5 kwan5 [客英字典] gwon5粤语 gwaan3

近代音 中古音 見母 諫韻 去聲 慣小韻 古患切 二等 合口;上古音 黄侃系统:見母 寒部 ;王力系统:見母 元部 ;

吴语 闽语

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

【漢典】

摜 字源字形

字源演变

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「摜」 說文‧手部「摜」「掼」 「摜」 說文小篆

字形对比内地台湾香港

异体字慣 掼

【漢典】

【加载评论 】

【论坛讨论】